包頭市五項措施解決奶荒難題
包頭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促進奶業發展的政策措施,大力實施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,全市奶業總體上保持平穩發展態勢。但隨著產業調整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加大,奶源緊張成為制約奶業發展的主要瓶頸。
近年來,包頭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促進奶業發展的政策措施,大力實施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,全市奶業總體上保持平穩發展態勢。但隨著產業調整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加大,奶源緊張成為制約奶業發展的主要瓶頸。
三原因造成奶源緊張
在市農牧業局采訪時了解到,造成奶源緊張主要有三個原因:一是由于近年來飼草料、勞動力、水電價格等成本不斷上漲,鮮奶收購價長期低位徘徊等原因,導致養殖效益低下,中小養殖場和散戶養殖信心不足,后續發展乏力;其次,奶牛養殖與加工環節缺乏穩定的利益連接機制,養殖戶與加工企業利益分配不均衡,生鮮乳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;再次,乳品加工企業對奶源基地建設投入不足,重市場營銷、輕奶源基地建設的思想仍然存在。
乳業是內蒙古的優勢特色產業,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奶源基地建設座談會上,內蒙古農牧業廳、發改委與呼和浩特市等全區5盟市及伊利、蒙牛等6家乳品龍頭企業簽訂《推進奶源基地建設聯合協議書》,共同推進內蒙古乳業升級,保證奶源供應。
五措施促進奶業發展
針對奶源供應不足的情況,為了保證乳業健康可持續發展,今年,包頭市以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、增加優質奶牛核心群數量、提高奶牛單產、提升質量安全和促進農牧民增收為目標,采取措施,加快推進奶源基地建設,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。
以新建和整合中小養殖場(小 區)為抓手,建設一批大、中型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,依托伊利、蒙牛、源升等龍頭企業新建千頭以上大型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0個,改擴建300頭以上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00個。擬從土地流轉、標準化規模場建設、貸款貼息等方面給予扶持;提振養殖信心,充分發揮政策補貼的杠桿作用,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奶牛養殖業,引導中小型規模養殖場、奶農合作社加大奶牛種群擴繁,擬對中小牧場、奶農合作社購入、自繁良種奶牛,使用性控凍精等給予補貼;提高奶業發展的抗風險能力。建立合理的生鮮乳價格形成機制;建立奶業風險擔?;?推行第三方檢測制度;推進奶牛政策性保險,強化布病、結核病的監測和凈化;加快草產業發展。鼓勵規模養殖場、奶農合作社、種植企業等生產主體加大苜蓿等優質飼草的種植。積極開展科技服務。市、旗縣區兩級畜牧、獸醫、草業部門充分發揮科技服務體系優勢,推進科技服務,保障奶業持續健康發展。
日前,市農牧業局正在積極協助伊利公司在土右旗選擇了1000畝以上地塊3個,在九原區選擇了4個,伊利集團正在編制5000頭大型牧場的具體實施方案,擬開春后組織建設。